纯技术控 | Step1 255 出分后考经(by 李骜飞)

李骜飞
2017-08-27

小编注:根据最新《USMLE Step1 考经可信度分级标准》(Version 1.5)☚点击阅读,这篇考经rating为:4/5星考经。

评分细节:

根据考经可信度分级标准 ,考经应该具有出分前考经和出分后考经两部分。本文为出分前考经,出分前考经请点击☞《暗黑+强迫风 的 Step1 255 出分前考经(by 李骜飞)



虽然单独一篇考经的证据级别是非常低的,但我还是尽心尽力写得客观真实。存在想不起来的内容,但保证回忆出来的内容是正确的。

关于考试结果。

  • 出成绩的时间,超级准。规则是这样:“如果考试日是周一或二,则考后第四个周三出。周三周四和周五,都是第三个周三东部时间早上9点出”。据说如果极少数情况晚了也是某周三这个点,这是个铁律。冬天是北京时间晚上10点,9点50我和杨溪同学同时接到邮件,顺链接登录账号下pdf看,我得了255。

▲李骜飞Step1 255分成绩单


  • 这个分属于考前先验“八九不离十”置信区间的中下段,属于考后后验“八九不离十”置信区间的上段(出分前考经,见暗黑+强迫风 的 Step1 255 出分前考经(by 李骜飞)点击可阅读)。的确因为题运不佳蒙受了一些分数上的损失,但好在这几分损失完全可以接受。

  • Whiny bitchy 的炼狱三周正式结束了,我最后还是回到了人间,可算是虚惊一场。

  • 做题感觉考得很不均衡很偏,但出分结果对我自己水平的还原度倒是比较高。

  • 我的大部分学科和器官系统,都是右侧带星星的。

  • 一些属于上游不带星星:诊断、病理(略有意外)、生殖系统、淋巴造血。

  • 唯一那个碰到borderline的:behavioral science,估计拉了不少分。我也一直觉得手里没有任何一本书对BS有满意的考题覆盖,可以说75%覆盖都没有。已知错了一道据说很基础的,其他已经全忘。然而我在NBME里几乎不怎么错BS,答得甚至比杨溪同学还好。

  • 到出分前,通过回忆查证为答错的题目,已有9道,答对的未统计,剩下的应该一辈子也想不起来了。平均mark率1/3左右,远高于我的NBME(1/8左右)。在放弃逐字逐句看题的情况下,每个block剩5分钟左右,所以节奏上和NBME相差很多。

  • 不管怎么说,我至今仍然相信考题在2016年5月改革后有大变化(请参考《解读 Step1最新变化》☜点击可阅读),风格上和官方120最接近,难度上按以往考经中描述推测,有明显的提升。当然,这也应了我开篇那句话:“单独一篇考经的证据级别是非常低的”。


关于我学了啥(按时间顺序,具体数据见出分前)。

  • 百歌医学2015年寒假班、百歌医学2015年全程周末班(word里笔记一堆,后来只是ctrl+F过几次)。

  • BRS pathology 1遍(现在想起来最不该看的就是这个)。

  • Kaplan QBank和杨溪同学一起做的,基本上是轮流一个上机另一个用笔写答案。正确率没分别统计,在70-80%之间。做完又看了一遍同时记了笔记(笔记考前差不多看了一遍,没来得及看第二遍)。

  • Robbins review 几乎没咋做。

  • 这时候以1.5x的播放速度(遇到简单的话题1.8x)开始看kaplan视频(病理、胚胎、神解、免疫一遍,药理两遍,behav只开了个小头儿就半途而废了,其他都没看)很有收获,而且用手机看很不错。

  • 药理QA和FA QA 1遍,自己打成小册子按章节Q和A分开一本一本装订的,这样在病房没事却走不掉的时候也能看。现在想想药理QA有点多余(其实学的挺水,因为没有复习第二遍所以印象很浅,算是一个失误)。

  • 支离破碎地看了些网上下载的anki deck,主要包括brosencephalon部分章节、deja review pharmacology、“NBME anatomy”,算是有些许收获。

  • UW一遍之后,marked又做了一遍,不会的接着mark,然后这些难题滚动着又做了一遍(最多的同一道题可能做过5次)。UW也做了笔记,也没看完第二遍。

  • FA 完整1.3遍,中间是对着UW往上补笔记的,比如FA上没有讲。dengue(最后几天真是愣没看完第二遍,算是个重大失误)。

  • 考前开NBME后做了做BRS系列的书后总复习题:病理没做,药理做了,生理做了,解剖做了,behav做了(里面有题出的不对但还是学到些东西),胚胎做了(那几道题就是个joke,只好再做做章节后的题)。

  • Goljan Rapid review of Pathology 1遍,本来都没打算看了,快考试了做着做着NBME觉得还是应该看,后来发现这真真儿是对NBME和考试都有帮助的,其中很多理论有refreshing(开脑洞)的感觉,病理总论部分发现了很多遗漏的重要知识点。


关于我在备考USMLE过程中的学习理念。

考前1个月,几乎所有人都会高估自己的复习能力,以为自己能过2遍的往往只过了不到1遍。要早些开始这些工作,而且一定要尽量保证掌握不够好的部分,能有时间弄第2遍。


看书好比石头,做题好比水泥,高墙的特征应当是石头混合水泥。


学习材料的好坏通过以下四方面评价:
  1. 可读性:学习过程的各种成本和体验

  2. 使用时效性:内容更新的速度和正确程度

  3. Sensitivity灵敏度:指覆盖范围

  4. Specificity特异度:是否有高产考点(High-Yield)突出


根据以上建议,我认为的顺序是:从可读性高的材料入手以快速建立框架,继而着重于特异度高的材料以加深核心知识点的印象,最后通过灵敏度高的材料拓展边界视野。

  • 如百歌医学的精讲班和kaplan视频,是使用时效性和可读性高,并且非常high-yield的材料。满足a+b+d,推荐作为切入点。

  • Kaplan QBank和UW,都是很high-yield的,也有一定覆盖的材料(尽管和考试的侧重点有明显偏差,尤其是生化部分)。满足部分的c+d。

  • FA可读性是差的,但另外方面较好的材料,推荐一遍某题库后反复看,看到几乎能背下来才好。a方面有减分,b+c+d可以。

  • Goljan是可读性中等,不够high-yield,但覆盖面广(依然不够全)的材料,推荐1遍FA和某题库后看。满足部分的a,c可以。

  • BRS病理是既不high-yield也不可读也不覆盖(因为细节太少了)的材料,早期看了浪费了不少时间,挺后悔的。


很少有人提到 low-yield 知识点:

这对于考出好成绩也是重要的。其实这部分,就是上面的“c: sensitivity”的边缘。


我觉得可以分为4类,各自有不同的特点:

1. 常见科目、常见病的常见话题的细枝末节:练习中很少,而考试中遇到很多。比如一个非常常见药物的完全没人提过的副作用,一个非常常见疾病的没人提过的小症状,你熟知的名词的极其esoteric的代名词。这种知识点在复习中覆盖会很差的,因为这种话题到最后就完全不会在意了,考试的时候遇到了就是各种wtf?!! 而且不会的话真的很可能错。


2. 常见科目、常见病的偏门话题:练习里很多,考试中也有但不显得那么多,这是两者画风的主要区别之一。比如NBME里那个剃完胡子长大包的病,就是书里找不到的。我考试的时候碰见一个药理书里特别犄角旮旯的药,当时感觉就跟让你认《1942》里的群众演员似的。


3. 偏门科目、少见病的常见话题:比如NBME里给你张图问你哪个是parietal cell,问你小孩儿肠子没通是啥细胞的毛病。这种题其实都是各科书里有的,只不过在综合大题库里上镜率低。


4. 偏门科目、少见病的偏门话题:几乎没见过。


论“死结”

一种情况我管他叫死结,指某个问题实在是无从查证。


这种情况并不罕见。最典型的例子是大家知道statin和fibrate一起吃会出问题,至于为什么出问题复习资料里就没有统一解释。UW上有道题说是因为fibrate影响了statin的吸收过程,但NBME有道题说fibrate是p450抑制剂(是么?)。最后真是找了好半天也没谁给出明确解释,也就放下了,不值得过多浪费时间。可能,这只能靠伪逻辑或者脑补了。


做题:

一直是整个考Step1的主旋律,但可能有点太主旋律了。说点主旋律以外的话。


你以为一个题库小4000道题怎么也覆盖了吧?真没有。


一方面例如有很多管理题、大量所谓hardcore生化在NBME中就并不是很high-yield,另一方面UW和最后出题的人对所谓“覆盖”的点是很不一样的,你喜欢考连续统计,我就偏考离散统计。再有就是题目画风差的实在太多。


题库的意义更多在于训练基本功,覆盖考试题库是指望不上的。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我会试图稍微缩短UW的时间,腾出时间多看几遍书。


NBME

现在回想起来,考点是需要都掌握的(难题不会就算了简单的总得像那么回事吧),只是最后一个月做那么多NBME会让你极其不适应考试那天的题,因为NBME大多数题都非常不含糊,做完会非常有把握。甚至多次出现整个block都没一道错的,觉得太简单了随便mark俩意思意思。


我真正考试的时候远不是那个感觉,而像是当初以75%正确率做UW(但此时你已经比以前厉害了所以你连这个感觉也淡忘了)。这个心理准备一定要有,不然几个block下来会非常崩溃。


以上,都是回顾总结出来的大大小小的理念,再说得头头是道,还是天花乱坠,最终“做对题”的能力,才是考试的核心。我再从这个角度,说说这个考试。

做题的效果,

也就是直接间接影响第一时间正确率的因素,可以分三方面评价:

  1. 知识点的记忆程度

  2. 题目理解能力

  3. 答题能力


以下可以用精讲课里面有关医疗质量提高的概念套用一下:


1. 知识点的记忆程度(knowledge-based):指“知识是否正确地存在”。

  • 知识点本身的缺损,会导致既不能rule in也不能rule out,那就瞎了。

  • 记忆分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,你永远不可能记得一年半前的今天你学了什么,所以high-yield的东西应当早学,不high-yield应当晚学。

  • 遗忘是不可避免的,记住Einmal ist keinmal(只做过一次跟没做一样),第二次看的边际效益是最大的,所有的plan都应当考虑这一点。

  • 看书一定要划重点,看视频要记小本以备复习(杨溪同学的法宝,也在一定程度上帮了我,不然barone老师讲的大部分还是还给他了),让长期和短期记忆在考试当天形成共振。

  • 不管你看了多少书,最后都带不进考场(安检要撸袖子所以也甭想纹身了),大部分都是要忘掉的。所以,一定要压缩,一定要编口诀。有的同志,天生对淫秽口诀有抵触心理,这是不可取的,需要端正思想。编口诀的心得 见下文。


2. 题目理解能力(rule-based 1):指“是否可以把知识正确地套用到这道题目上”。


随着考试题目长度加长,模糊程度的加大,这一项的重要性空前增高了。千万不要满足于仅仅在buzz word水平上对知识点的记忆,一定要能想象出那个东西具体是什么样子,最好见过真图,不然换种说法是很难反应过来的,或者一定会和你的理解有偏差。拗口的重要信息除了考验基本功之外对心理抗压能力也是个挑战。


3.答题能力(rule-based 2):定义为满足于前两点之后与选出正确答案的那一步之遥。


个人经验告诉我,答题能力在正确率较高的段位起重要作用:正确率44/50的时候经常是 “不会”3道难的 + “看错”3道简单的


为解决此问题,我考前发明了一套rules of engagement(ROE,详见暗黑+强迫风 的 Step1 255 出分前考经(by 李骜飞)点击可阅读),在NBME中有效降低了错选率。


口诀,是一种做对题目的利器。

使用现成口诀,或者自制口诀的时候,着重讲求6个方面因素:

  1. 必要性

  2. 指代明确性

  3. 溯源性

  4. 韵律

  5. 故事性

  6. 象形性


展开说:

1. 如果不必要就别编了吧。比如我之前碰到一个英文口诀讲xx病因的,我翻译完了就是“感染肿瘤免疫”(当时我跟杨溪同学为这个事笑了好久)你说这种口诀有啥存在的必要?必要的口诀,多数是用来处理重要而又杂乱的信息的,好的口诀要尽量做到每个字都有价值。


2. 指代明确性:

  • 这是英文口诀的顽疾,因为一个字母就是不能明白要说啥。

  • 在中文口诀中也要注意这一点,充分考虑可能的歧义再落笔。

  • 说话要符合日常习惯,比如“内外CD”(说的是半月板,不是我编的)。

  • 比较忌讳的一点是编“反话口诀”(如果没有xxx就xxx了),这个否定词一旦今后忘掉或者慌乱中想错就变成灾难了。比如16版FA上关于“外管饿内管饱”的口诀就是个反话口诀。这个中文口诀我不敢用也主要是因为“外内”都是4声且并不合习惯,存在说反的可能。

  • (小编注:比如“牛大肠、猪志贺、鸡沙门、海大富”这个口诀之后,总要问了一个“牛大还是猪大”,就是为了防止反话破功)


3. 溯源性:


考U市面上口诀最常见的问题,是背了之后不一定能够反应出来是解决什么问题的。因为这些口诀的原创者,是历代的考U末期而且成绩比较好的人。他们在那个时候因为知识盲点很少,所以仅仅关注内容就可以了。又因为他们是原创者,所以口诀中就算没有“文件名”,仍然可以灵活应用。但是这些“未命名”文件,给后来直接使用的同学,就会容易混淆。
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尽量在口诀第一个字就把话题编进去,比如我写的:“非苏砷,美唑尼,弓硫乙,利两锑”(讲的是4个原虫和8个药)。或者建议直接取用这些市面常见口诀觉得困难的同学,可以添加一两个字用于溯源。


4. 韵律:


个人感觉“三字经”式的口诀是你想忘都忘不掉的,三字经的另一个例子就是著名的“铁十二,望夜空……”很多口诀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押韵,尽管丝毫不make sense也是能很容易记住的。


5. 故事性,可以辅助押韵让一个口诀更concrete,比如“……Hi真巧,色大妈,大红绿,真sb……”(这里讲的是4个培养基的名字和一些性质)


6. 象形性,是最方便的一种记法,比如:cyclinD1和什么有关?mantel cell lymphoma,因为D长得像“馒头”。


✪ 除此之外有一些特殊风格的口诀也很实用,比如barone老师最常用的名人口诀。我也自己用过这个思路,比如“natalizumab portman是迪奥小姐,所以可以用来治疗MS和CD(Christian Dior),这个名字有4个a所以和4alfa integrin有关”


最后再啰嗦几句,说说等分期间,我听说的一些关于考试机制的未经证实的想法。


说啥的都有,有的真的很离谱,只是希望大家以后各自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不要像我一样那么惊讶,打个预防针:

  • 有人认为,评分标准除了正确与否还包括每道题的答题时间(我和杨溪同学一致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大,主要是因为这完全不合理)。

  • 有人认为,每道题的价值是不一样的(估计很可能是这样,所以简单题要格外小心)。

  • 有人认为,Experimental题完全不算分(可能吧,但我当时是非常希望变态题算分的)。

  • 有人认为,正态分布的采样范围是考试前后各2周左右,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出分这么慢(我一开始也想过这种可能,但只考虑最近一个月几乎不可能给每道题提供足够大的样本,所以一定不限于这段时间)。这个人还说因此很多人会考完出来吓唬人或提供假信息,让他之后两周考的人考不好以提高自己的成绩(这是我听说过最恶毒的一种揣测了,至少我没想过这么干)。

  • 有人认为,最后一个block全是experimental的题(有一定可能,因为的确全场我最佩服的一道题就是block7出的,杨溪同学也是。但我的block7并没有很高的mark率,那32道题做得挺慢但最后还是剩余10分钟做完。杨溪同学认为非常难,做完28道就没啥时间了)。(杨溪考经请见《目标:Couple Match!Step1 262 出分前考经(by 杨溪)》☜点击可阅读


#USMLE考经#考生更详细信息:

✪ 复习模式:兼职(详见:《考USMLE,全职准备好还是兼职准备好?》)

✪ 参照的路标系统版本:第二版和第三版《路标系统

✪ 【课考区间】 = 698天(详见:《考出USMLE Step1 需要多少时间?》)

✪ 考试题目数:40x7=280(详见:《最新USMLE Step1考试改革影响分析》)

✪ 考试地点:北京考场

✪ MBBS学位学校:清华大学医学院

✪ 星座:天蝎座

✪ 姓名:李骜飞(他的知乎主页☞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laf-30/  ☜长按链接→选择复制→打开)


阅读1015
分享